甘肃胡杨文化网
位置: 首页 > 陇上今日 > 正文

【人物小通讯.张掖】草原光影追梦人—记张掖市民俗摄影家协会主席王政德


                                                                             
 图为摄影师王政德
   摄影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探索之路,没有量变的积累,很难有质变的飞跃,缺少勤奋和经验的支撑,不可能一蹴而就拍出超乎常人的作品。— 题记
     


《玉孕草原》
 辽阔的草原、洁白的羊群、奔驰的骏马、唱歌的裕固族姑娘、挤奶的阿妈,巍巍雪山、神奇天路、涓涓河流、牧人帐篷,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青稞美酒酥油奶茶更加香甜,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响彻草原,传遍华夏大地。这就是来自大山深处夏日塔拉的摄影人用镜头歌颂肃南草原五十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又道出了各族人民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他就是张掖市民俗摄影家协会主席王政德,又名茨仁洛伽,一个草原光影的追梦人。
     出生于五十年代的王政德,现已步入花甲之年,他生长在肃南大草原一个偏僻世代逐水而居的藏族游牧民族家庭,仅上过初中。他靠自己的初心爱好,勤奋善学,努力和坚持,用半个多世纪的心血和智慧为自治县发展历史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高度赞誉。
   
 
 
吉祥草原

草原新颜

 王政德的名字,我在八十年代初刚到肃南皇城下乡时听说了。但只闻其名,未见其人。1999年,他被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慧眼识才,县委、政府研究破格录用公务员并任命为县文联专职副主席。因工作关系,才与王政德有了后来的接触,我对他的第一印象是工作执着。



草原之晨


 
神泉
   王政德中等身材稍显瘦,为人热情,善于言谈,做人低调。既有文化人的智慧,又有草原人的憨厚淳朴。通过后来多次与其接触,对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并成为好友。特别对他在鲜活亮丽的光影艺术背后,浸透许多不为人知的辛劳、汗水和不易感到由衷地敬佩。        
   王政德,是地地道道的草原牧人,早年因家庭成份所致错失好多升学、招工、参军的机缘。中学毕业后就回家放牧,是草原上的牛羊陪伴他度过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但他从小热爱摄影,对文化艺术事业执著,坚持不懈、自费求学,先后参加过全国文化馆系统摄影艺术讲习班,函授毕业于西北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及多种摄影培训,自购设备器材宣传家乡,曾被甘肃农民报、张掖地区广播局、肃南县广播站聘为通讯员。他的勤奋吃苦,执着追求,最终收获了自己的人生梦想也影响了一大批草原文化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的裕固族作家铁穆尔在《延安文学》杂志发表文章时回忆:“他上小学时,除了二姐才仁卓玛的指点凑合完老师安排的作文,后来是在王政德(茨仁洛迦)的指点下,才知道怎样写文章投稿的事”。
                

望月
 王政德,1999年参加工作,2014年退休,十五年工龄很奇葩,但追梦奋斗的故事很精彩。现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政协张掖市一、二、三届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理事,甘肃省科技界摄影协会副会长,张掖市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张掖市民俗摄影家协会主席,有些头衔早年当牧民时就获此荣。
    王政德从小就喜欢摄影,在家境贫寒的情况下省吃俭用购买摄影器材。他从内心热爱大草原,经常奔波在夏日塔拉。特别是走上县文联副主席的岗位,他跑遍了肃南的山山水水、沟沟壑壑,选准角度,聚焦生养他的这片热土,用快门记录自治县的变迁,牧人的生活,民族文化等鲜为人知的故事。
 
                                   
《纳木错的传说》

在水一方



裕固族驼队
 1983年开始,王政德在草原当牧民时发表新闻及摄影、文学作品。五十多年来,他累计拍摄各类照片近万幅。《别了娘家》《裕固人家》《玉孕草原》等摄影作品近千幅先后入选全国展览并在《人民日报》《民族画报》《中国民族》《中国国家地理》《甘肃日报》等刊物发表,多幅作品获国家、省、市影展一、二、三等奖和铜银奖。2004年参与中央电视台MTV《家园》拍摄制片并在央视播出。2014年8月,应邀赴韩国参加文化交流活动。2011年,《裕固人家》等四幅摄影作品入选美国国际艺术文化交流协会摄影展览,同年入选佳能感动典藏。2016年《吉祥的草原》摄影作品入选比利时第一届瓦尔納通国际摄影展。《鹿鸣翠谷》等四幅摄影作品入选香港心连大地摄影会“丝路明珠幻彩张掖”摄影展。《裕固人家》摄影作品入选国家文化部支持的“第三届丝绸之路全国摄影艺术大展”,2019年此作品获欧洲摄影学会“骑士杯”大赛人像金奖。


草原又添新景观
   王政德除了热爱光影事业还热心民间文学、民族文化的研究。1990年开始,他与人合作编辑整理出版《马蹄览胜》《金张掖》《走进肃南》等书籍。先后主编出版了《裕固族民间故事集》《裕固族民间歌谣言语集》《魅力肃南裕固花乡》(解说词)《裕固文艺作品选》《梦幻般的肃南》(画册)《祁连山下文殊寺》《裕固族》等书刊,创办了《牧笛》文艺期刊和《张掖摄影报》。          
  面对成绩,他没有沾沾自喜,居功自傲,而是依然谦虚谨慎,不甘落后,刻苦学习。
  退休后他已担任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功就名成,本可坐享其乐。但他不满足当下摄影的视角,关注民俗摄影是张掖的弱项,另立门户,积极创办张掖市民俗摄影家协会并任首届民摄协主席。
   张掖市民俗摄影家协会成立近三年来,他大力发展会员,组织各种摄影培训,提高会员素质,创办民摄协作品交流平台,开展各种影展和采风活动。在宣传张掖,赞美张掖的新征程上,笔耕不辍、快门不停,继续追梦。
 
      
 祁连山下好牧场                 
   王政德作为一个从大山草原走出来的跨世纪的摄影师,从不甘心命运的摆布。他从年轻放牧时操作最早如获珍宝的海鸥120双镜头胶片机、在简陋的帐篷暗室亲自冲洗胶卷照片,到不惑之年参加工作使用数码相机、学用电脑打字和照片后期制片,他一直在学习奋斗的路上。
 王政德在漫长艰难的摄影艺术路上,不忘初心,胸怀梦想,始终端着手中的武器(相机),把镜头锁定在肃南草原这片热土。从城市建设、畜牧业发展等各个领域的变迁,到游牧民族文化的传承,从自然风光四季更替到传统习俗的新风气等等,都是时刻关注和捕捉的目标。他常常为了捕捉一个好的镜头,拍到一张心中最美的照片,起早贪黑,翻山越岭,爬冰卧雪,忍饥挨饿,反复寻找最佳摄影点和最佳时机,等候最佳天气与光线。
  问渠那来清如许,为有源头话水来。五十多年来,王政德用点点滴滴辛劳的汗水与心血,浇灌着自己的摄影梦,使梦想逐步成变为现实,用自己毕生积累的作品诠释了对肃南草原的忠诚和大爱,留住乡愁再现芳华。 
   王政德不忘初心,勤奋学习,孜孜不倦追梦光影的精神,是他走向成功的真谛,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财富。
来源:张掖市(文|端智  图片摄影|王政德)
上一篇【新闻小通讯】宋进林 | 一位农家妇女的慈善情怀
下一篇 【新闻小故事.张掖】走失的骆驼回家了(图)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73937969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94513929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

8: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