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送的是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诗,这是一首边塞诗。此诗抒写边塞士兵久戍不归思念闺妇的深情。该诗特征显明,意境深远,征夫、闺妇,一在边关,一在内地,天各一方,相思尤深,只能托付明月,寄语闺妇,希望能时时思念。诗中“祁连”“玉门前”,既为边塞意象,实为边塞之地,古瓜州之域也。
关山月
唐.卢照邻
塞垣通碣石,虏障抵祁连。
相思在万里,明月正孤悬。
影移金岫北,光断玉门前。
寄言闺中妇,时看鸿雁天。
关山月,属乐府旧题横吹曲辞,多表离伤别恨。《木兰诗》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之句。
首联“塞垣通碣石,虏障抵祁连”,从空间上写边疆战线漫长战事紧张,从“碣石”出发除虏直抵“祁连”,点明了戍边将士们难以回归故里的原因。
颔联“相思在万里,明月正孤悬”,离家万里,相思不已,明月孤悬,情不能已。读来有“我寄愁心与明月”之感,说是“孤月”,实为“思妇”,她不正是自己心目中的明月,虽远必行,孤芳独照,直抵人心。
颈联“影移金岫北,光断玉门前”,写月光影移“岫北”,光断“玉关”,渴望与明月一道探访亲人,有“愿逐月华流照君”之情,却苦于山峦高峻,欲望不能。
尾联“寄言闺中妇,时看鸿雁天”,与其明月不能相照,只好寄情“鸿雁”,希望妻子不时看看天上南归的鸿雁,它们会捎去戍卒的思念。自古就有“鸿雁传书”之说。
整首诗意境清冷,格调高远,既点明边塞之地的苦远,又抒写了欲归不得佳期无望的悲苦,情深意远,韵味悠长。(注: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作者:酒泉市瓜州一中 王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