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胡杨文化网
位置: 首页 > 校园之窗 > 正文

【一课堂】王兴鹏|蜀道难何解

      一句“噫吁嚱”,用心灵的震撼与共鸣传递“危乎高哉”的艰难,那是穿云破雾的力量 。一首《蜀道难》的生成与问世,简直又一个洛阳纸贵,名震寰宇,换来一个“谪仙人“的不朽。他就是绣口一吐半个盛唐的李白。
      此诗是他第二次寻迹长安时,与朋友元丹丘一起送别新友王炎时的不意创作。说不意是,席间弹奏了《蜀道离别曲》,凄伤的曲调深深感染了,触动了同销万古愁的李白。于是乎,白也思如才涌,倚马可待,一挥成不朽,成了他希望的敲门砖,得到礼部尚书贺知章的赏识与点赞,转来一个翰林待诏的机会。
 
 
     其时,恰逢唐玄宗李隆基改元之际,由“开元”改为“天宝” ——天宝元年。在当年看来 ,寰宇太平、户口鼎盛 。但之于李白而言,这是他第二次入长安,已过不惑的年纪,功名无望,被生活磨砺得鼻青脸肿。25岁仗剑走天涯,儒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思想早已生成刻骨的理想与追求。十多年的漫游追求,可以想象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就不难理解《蜀道难》的寄托之意了。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自然想到《行路难》的呐喊,仿佛诉说游侠的不易。初入长安时,虎气升腾,不可一世,碰鼻生灰。数年之后,卷土重来,昔日的锐气已磨平了棱角,他经历的孤独与彷徨,心酸与挑战,鲜有人知。人生并非如意,奋斗的过程绝非坦途。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但这条路又如同蜀道一样艰难。
      要想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逆风翻盘,李白心知肚明,这比蜀道之难有过之而不为,难于上青天。蜀道的危、险、凶,不就是摆在他面前的人生之路。即使曾以江湖游侠的身份闯荡山川河海,可在高耸的权力机构面前,自己也只是一个渺小的存在。这种发现让他意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那青泥岭的盘盘,连峰山的绝壁枯松,沿途的悲鸣啼叫,豺狼猛虎的磨牙吮血,何尝不是生命长河里的剑阁关,鬼门关!
      豪放飘逸,一语穿心,击倒了贺老,一语“谪仙人”脱口而出,朱颜大改!
       一场离别宴上,一曲催人泪,也让灵魂的火花激荡出灼人的光灿,赢得千秋万古的尊荣。(注:文稿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酒泉市瓜州一中 王兴鹏
上一篇[一课堂]王兴鹏|《离骚》教学之谈
下一篇 【黑板报】浅议敦煌南街小学彰显家国情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73937969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94513929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

8: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