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酒泉市瓜州县坚持“农业优先型”定位不动摇,坚持高质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启动特色产业五年振兴计划,集群化发展绿色枸杞,持续推进国家级枸杞产业园建设,不断扶大育强新型经营主体,推动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
盛夏时节,酒泉市瓜州县双塔镇古城村万亩零农残枸杞种植示范基地里的头茬枸杞迎来了采摘期,采摘工人一大早就开始在地里忙活,桶里盛满了红彤彤、色泽透亮的鲜果,这些枸杞经过称重后将统一运送到加工厂。

双塔镇古城村枸杞种植户包建军家两片枸杞地已经摘完,他盼望着精心照料的枸杞今年也能卖个好价钱。“我是村里第一批种枸杞的,现在已经种了10年了,从刚开始的6亩枸杞地,到现在已经达到了30亩枸杞地, 每亩地最少能采摘300公斤,有时产量能达到500公斤。”包建军说。
酒泉市瓜州县因降水少、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出产的枸杞鲜果果实饱满,干果果大质优,广受好评。每到枸杞采摘期,双塔镇就变得十分红火,来自各地的枸杞收购客商蜂拥而至,枸杞的品质高,销路和售价自然不愁。
“这里的枸杞品质好、个头大,今年打算收购300到400吨左右。枸杞主要销到中宁和广州,销量很好,比较受欢迎。”河北客商董再兴说。
近年来,酒泉市瓜州县双塔镇按照县委、县政府《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和打造全国优质枸杞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创建目标,在枸杞标准化种植、机械化应用、全程化托管方面狠下功夫,曾经的戈壁荒滩,如今变成了万亩标准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枸杞基地,种植效益由亩均收益4000元向目标收益10000元突破,让老百姓过上了地里有枸杞,银行有存款的好日子。

“按照‘园区带基地’的思路,通过政府扶持和招商引资双管齐下,依托现有交易市场和场地设施、加工企业,持续推进双塔现代枸杞产业综合示范园建设项目,随着园区枸杞质量检测中心、仓储物流中心、烘干房等项目建设实施,进一步拓宽了园区服务功能,延伸了产业链条,为后续做大做强瓜州枸杞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瓜州县双塔镇党委组织委员聂芬说。
为推动枸杞产业转型升级,瓜州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推进绿色标准化种植基础上,以延伸产业链为主攻方向,以特色产业培育优质企业,以企业发展带动产业提升。走进瓜州昊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枸杞加工车间,新鲜采摘的枸杞经过反复清洗脱蜡,装盘送入烘干房历经50小时的烘干,进入最后的筛选、灭菌、包装环节。
酒泉市瓜州昊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魏强介绍,公司计划依托已建成四条规模生产线,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联合协作,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延伸产业链,增加产业附加值。
“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与周边乡镇、农户合作,将枸杞品种选择、种苗繁育、田间管理、果实采收等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管理轨道,让真正的有机原料供应我们的生产。”魏强说。

近年来,酒泉市瓜州县按照“政府推动,龙头带动,市场驱动,农民联动”产业发展思路,以“绿色、优质、高产、高效”为主线,狠抓规范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枸杞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新型生物有机肥高效施用等新型适用技术,做强枸杞产业。目前,全县共引进枸杞优新品种15个,建成以双塔“枸杞小镇”为主的万亩枸杞专业乡7个,千亩连片示范村20个,枸杞交易市场1处,扶持引进枸杞生产、加工、销售企业3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1家、枸杞电商交易服务点11个,研发“枸杞干(鲜)果”“枸杞果酱”“枸杞叶茶”等10大类20余种枸杞系列产品,打造“甘味”品牌6个,枸杞收入占到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8%以上。
“紧紧围绕枸杞标准化生产产前、产中各环节,切实抓好良种壮苗、技术推广服务、农业投入品监管、质量追溯等各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严格规范枸杞产前、产中、产后各质量环节把控,推动枸杞产业由传统粗放型向绿色高效型转型升级,全力构建完善集中的枸杞发展产业链。”瓜州县林果技术服务中心主任甘作强说。
今年,酒泉市瓜州县枸杞种植面积达15万亩,预计年底枸杞干果产量可达到3.6万吨以上,产值达13亿元以上。瓜州县枸杞种植从分散到机械化生产、从人工作业向智能机械化生产转变、从低农残向零农残突破,使得市场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增强了瓜州枸杞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图文|王刚)
来源:酒泉市瓜州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