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屯泉小镇,过去的小屯乡在记忆深处悄无声息在宛若梦幻中抹去了许许多多的痕迹,悄然散淡于撤乡并镇的时代烟尘之中。昔日喧嚣的街巷、熟悉的乡音,竟如薄雾般飘散得无影无踪。唯有那“屯泉”牌富锶矿泉水,曾一度为这片土地带来希望的清流,如今却像被遗忘的故人,困顿于原地,动弹不得。时光荏苒,厂房渐颓,产品消失,泉脉似乎也疲惫得无声无息了。但那不甘沉沦的水啊,终在新农村建设中重新找到了出路,蓄积成一方方清浅的湖泊与池沼。春水初生,湖泊深处,竟有莲的种子悄然苏醒,只等夏季的到来亭亭立出水面,擎起碧绿如盖的圆叶。待到盛夏,点点红白花苞次第绽放,仿佛替这沉寂之地重新点燃了生命的灯盏。曾经困守的泉脉,莲花舞动,瓦舍新韵,小康人家。以新农村小康农庄的形态傲然挺立,在枯寂的土地上重新吐纳着崭新的希望。
循着临平公路,导航地图上隐约的印痕,我来到了马营坡。坡上的泉水依旧,奔涌如初,汩汩奔突,清冽之音不绝于耳,仿佛亘古未歇的歌谣。暮色渐染,羊群归来,蹄声轻碎踏过草坡,毛色被天边烧得火红的晚霞镀上金边。恍惚间,那弥漫着氤氲水汽的霞光深处,竟有轮廓渐次清晰。一匹雄壮的战马,驮着一位身披重甲的将军,由远及近,身影沉沉地凝固在泉眼边。那正是被传说淤塞于此的北宋名将狄青!他的战马不安地刨着蹄下湿润的泥土,泉水在蹄坑中瞬间积成小小的水洼,映着将军铠甲上黯淡的余晖。狄青的目光沉静,穿透了千年时空,凝望着眼前这脉依然活泼奔涌却再也无法带他远行的泉水——他和他那战马,仿佛被这方土地以温柔而坚决的缰绳挽留了,成为一道无法释怀的独特风景。
西风猎猎,卷起漫天黄土,扫过那道名为“黄土港”的深壑。风势猛烈呼啸,直如当年战鼓擂动,掀起了历史的黄沙幕帷。黄土港民间传说、沙河丁家班排演的秦剧《野狐岭》里狄青与西夏鄱阳公主曾鏖战数十回合,刀光剑影在黄尘中激烈碰撞,杀得天地失色,却终究难分胜负。而今,风过处,唯余黄土沟壑如巨大伤痕纵横于大地之上,沟壑边缘顽强生长的沙枣树,红柳丛在风中瑟瑟摇曳着瘦硬的枝条。我俯身拾起沟壑旁泥土里半埋着的一枚残损玉饰,边缘早已磨蚀得圆钝温润,它曾属于鄱阳公主腰间那柄寒光凛凛的玉剑吗?那玉剑剑坠,当年在公主激烈的拼杀中悄然坠入尘埃,埋入黄土深处,如今竟被风悄然剥蚀显露。指尖抚过玉上隐约的纹路,仿佛触摸到了历史滚烫的余烬,当年金戈铁马的铿锵之音,穿越苍茫时空,回响在耳畔。
屯泉小镇虽已消隐于行政区划的版图,但脚下的土地却并未就此沉睡。新农村建设的春风,正悄然唤醒着这片曾见证兴衰的乡野。昔日旧貌,如流水般悄然改变了形态。新居整洁,道路宽阔,绿意盎然,更有淳朴乡风如无形的暖流,在邻里间默默流淌。狄青的传说并未湮灭,反而被精心擦拭,化作地方文化耀眼的明珠。那些细微的泉脉、闲置的机构学校厂房,也未曾被遗忘。人们正尝试着以新农村的方式,让清泉重获新生,让富锶之水焕发出新的价值——沉寂的资源,正被赋予新农村小康农庄的崭新使命,如同枯木逢春,萌发着强劲的生命力。
驻足之地,是早年矿泉水厂嬗变重生的彩蝶湾了。这名字名副其实。湖水清澈如镜,满池莲花,或粉白娇羞,或嫣红灼目,在风中摇曳生姿,清雅芬芳随风弥漫。水面之下,锦鲤悠然摆尾,倏忽间跃出水面,鳞光一闪;虾影则轻灵穿梭于莲梗之间,如活泼的精灵。堤岸上沙枣树正值花期,细密金黄的小花缀满枝头,那浓烈而微带药味的甜香,霸道地弥漫在空气里,令人微醺。紫槐花如串串紫色风铃垂挂,樱花落瓣如雨,芍药则雍容地舒展着硕大娇艳的花朵,更有玫瑰、月季竞相怒放,色彩缤纷。花丛之中,蜂蝶翩跹,翅翼振动,织就一片无声而灵动的现代生机。
倚坐于水畔亭中,目光掠过那万紫千红的花海,越过蝶影纷飞的喧闹,最终落在水中那一片片静默舒展的莲叶上。莲叶亭亭,凝然不动,仿佛大地无声的句点,恰似岁月沉淀的箴言。水面澄澈如镜,映照出岸边沙枣树斑驳的枝影,新农村青砖黛瓦的勃勃生机,映照出远处花丛旁几个年轻人的身影——他们手持手机,兴高采烈地直播着眼前美景,屏幕的微光映亮了他们青春的脸庞。在湖水倒影里忽然又看见了狄青的影像,他不再困顿于淤塞的湖泊,不再鏖战于猎猎西风之中,他的身影竟倒映在这粼粼波光里,面容平静,悄然兀立于直播青年们的身影之后,默默注视着眼前这片由沉寂泉脉孕育、于昔日荒芜中绽放屯泉小镇的绚烂。
当曹家湖九眼渠的尾水点点滴滴,涓涓细流千年汇聚在屯泉小镇彩蝶湾,莲花舞动,鸟语鹭翔,这一切不过是光阴一道或深或浅的履痕;当清波再次托起红荷,所有坚韧的沉默,最终都在蝶翼振颤的微风里,化作了小屯这块土地最绵甜而悠长的温馨呼吸。(注:文稿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张掖市临泽县 刘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