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胡杨文化网
位置: 首页 > 祁连文苑 > 正文

【陇上作家】纪天才|散文(三)嘉峪关游记

 

        嘉峪关市位于河西走廊中段,因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天下雄关嘉峪关而得名。嘉峪关因关得名,因企建市。“关”是明代万里长城之关,“企”是上世纪50年代在茫茫戈壁滩上建起的西北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酒泉钢铁公司”,简称“酒钢”。当地人习惯把“雄关”和“钢城”当做嘉峪关市的称谓。它南临祁连山,北依马鬃山, 东接酒泉盆地,西连玉门戈壁,地处走廊西段最窄之处。因地理位置特殊,秦汉以来历代王朝都在这里驻扎兵力。嘉峪关还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在这里,丝路文化与长城文化交汇融合,素有“天下雄关”、“河西重镇”、“边陲锁钥”之称,是明长城的西部起点,是万里长城沿线最为壮观的关城。


 

        在我国明朝时期,西部的吐鲁番日渐强大,常引兵进犯河西走廊沿线的各城,嘉峪山隘口是必经之地。明洪武五年,宋国公、征虏大将军冯胜在班师凯旋途中,选址在河西走廊中部,东连酒泉、西接玉门、背靠黑山、南临祁连山的咽喉要道之地建关。建成后的嘉峪关分为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了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经历了168年建设,到1539年,嘉峪关终于建成一座完整关隘。1961年,嘉峪关被列入国务院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嘉峪关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长城文化与丝路文化、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汇之地,境内有世界文化遗产“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魏晋墓群、西部八达岭之称的悬壁长城、亚洲距城市最近的冰川“七一”冰川等著名文物古迹和景区景点。一方水土育一方人,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文化,吸引我再次到来的原因,正是这片土地上的长城文化。
      
来到嘉峪关城楼,巍峨的城楼门额上刻有“嘉峪关”三个大字,门楼上建三层三檐五间式关楼。檐下有左宗棠题字“天下第一雄关”横匾。沿马道登关楼,三座三层三檐歇山顶式关楼一字排开,气势如虹,怎不叫古今人物赞叹!被贬新疆的林则徐途经此关,曾写下诗句:“长城饮马寒霄月,古戍盘雕大漠风。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雄关”。1837年清朝左宗棠驻肃州时曾修整关墙和关楼,并亲笔写下“天下第一雄关”的匾额。可惜1931年西北军伐马仲英把关楼拆了,那块名匾也从此下落不明。现在的关楼和仿制的匾是1988年按原样重建。


 

        在关楼近观,城楼、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各个雄姿英发。俯视关城内,游击将军府、井亭、文昌阁、关帝庙、牌楼、戏楼等,建筑布局精巧,气势雄浑。与远隔万里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遥相呼应而闻名中外。极目四周,东西一片戈壁滩,南北万仞群山。遥想当年何等凄凉,尽管如此荒凉,守卫边关的将士仍有保家卫国的宽阔胸怀,在将军府后堂有一副对联为证:“不悲镜里容颜瘦,且喜心头疆域宽”。城楼位于宽十五公里的峡谷的中间,因此两边都可以看到山,山顶上甚至可以看到积雪,七一冰川是距城市最近的冰川。城关两翼向南北延伸,向南是天下第一墎,向北是延伸黑山悬壁长城,整个关城是方形的城墙,由城门,城墙,城楼,箭楼,瓮城,等组成,由三重城墙,构成多道防御线,高大雄伟,在黑山与祁连山的衬托下,更显苍桑与壮观!
       
 走进嘉峪关南市区的讨赖河两岸,只见河水碧波荡漾,岸边绿柳依依,各色鲜花竞相绽放。三五成群来到这里,一边散步,一边欣赏美景。
       
进入东湖景区,首先看到的是高99米的西部明珠气象塔,气象塔的外形宛若刚从碧海中跃出的一只海豚,犹如戈壁滩上冉冉升起的一颗明珠,同身处大西北茫茫戈壁的嘉峪关市相呼应。乘坐观光电梯来到“海豚”的颈部,嘉峪关全貌尽收眼底,雪山和荒漠,宽阔的马路、整齐的楼房、绿色的植被、蓝色的湖泊、远处的祁连……这里根本不像我们想象中的荒凉,但它的美丽让我们始料未及。关城带给这个城市的是历史的厚重,而东湖景区带来的则是戈壁滩上的清凉。
      
傍晚时分,站在宽广的雄关广场上,广场内小径曲悠、蜿蜒的飘带河、跳跃的喷泉、各式的雕塑……灵韵十足。不敢相信这里曾经是鹅卵石遍地的戈壁滩;漫步在宽敞笔直的街头,总疑心自己是在江南的某个城市休闲;凝视吐绿的柳芽和含苞孕蕾的花卉,心里反复出现的是那首遥远的吟颂:“春风不度玉门关”;在深邃而群星密布的天幕下,灯光灿烂的大楼告诉我们这不是海市蜃楼,而每一个灯光闪烁的窗户,都如市民含情的眸子,倾吐着对自己家园的爱恋:“依旧边关明月夜,更无人赋断肠诗。”


 

       夜幕降临,缤纷绚丽的彩灯亮了起来,倒映在碧波之中的灯光色彩斑斓,远远望去煞是迷人。伴随着激昂的乐曲,讨赖河水中一泓气势磅礴的喷泉直冲云霄,在不断的变化中呈现出雄鹰展翅、孔雀开屏等各种曼妙“舞姿”,引得观众连连喝彩,成了市民夜晚消遣纳凉的必去之地,更成为嘉峪关的游览胜地。华灯初上,东湖景区灯火辉煌,西部明珠气象塔,变幻着各种美丽的颜色,“海豚”宛若刚从碧海中跃出,栩栩如生,充满活力。而嘉峪关市,就像这只已经跃出水面的“海豚”一样,成为戈壁滩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明珠”,矗立于雄关脚下,向着一望无际的戈壁拓展!
     
 登临“天下第一雄关”,畅玩方特欢乐世界,细品紫轩葡萄美酒,走进关城脚下的民俗村落,与袅袅炊烟来一次亲密接触……登关城,逛方特,游东湖……“人在城中,城在景中,景在画中”。以前的嘉峪关,是一块“风吹石头跑、遍地不长草”的不毛之地,人烟稀少、荒凉萧条。如今的嘉峪关,雪山映照、蓝绿交织、清新明亮、空气洁净,赢得了“湖光山色、戈壁明珠”的美誉,雄关广场、体育馆、城市博物馆、气象塔、嘉峪关大剧院等城市标志性建筑和4A级东湖生态景区、宾湖公园、东湖公园、南湖公园、酒钢公园讨赖河生态园、飘带河景观带、明珠文化生态园、森林公园、龙王潭遗址公园、中华孔雀苑等景观,绿树成荫,花团锦簇,这些城市“绿色明珠”和周边雄浑的关城、瑰丽的黑山湖草湖湿地,以及祁连雪峰、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构成一幅柔美、灵动又不失厚重的山水画卷。


 

       举目四望,磅礴大气的东湖,秀雅细腻的讨赖河,众鸟欢会的黑山湖……湖中有城,城中有湖,高楼明快的线条在水波浸润下更添都市少有的妩媚。昔日的不毛之地,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干旱少雨,沙尘迷眼,风吹石头跑,生活环境非常严酷,民谣曾这样描述昔日的嘉峪关:“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到处是荒凉,滴水都难找。”如今,既有伟岸壮丽的天下第一雄关,又有湖泊湿地、葡萄美酒,古代与现代交织,豪放与婉约相融,古典与时尚并存,大大小小十几座人工湖,像一颗颗珍珠一样镶嵌在戈壁滩上,东湖生态旅游景区矗立的中国最高气象塔“海豚”,似在迎风从碧海中跃出……是旅游观光和度假休闲的好地方。
       昔日春风不度的戈壁大漠,经过几十年、几代钢城儿女的艰苦创业,这个城市有的不只是历史的厚重,更有依托独特的地理历史因素发展旅游业的探索。在嘉峪关,无论你是徘徊于雄关广场享受鸟语花香,还是漫步于东湖之畔感受清风律动,抑或是在讨赖河边观赏美丽的夜景,无处不在的绿色总在不停地向你传达着嘉峪关人对绿色生活的美好期待。
       
戈壁、绿洲,荒滩、水城,天壤之别。几代嘉峪关人的艰苦奋斗,成就了沧海桑田般的巨大变化。风景如画的嘉峪关,不仅是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更是丝绸之路上黄金段重要节点的生态屏障。

 

       
        作者简介:
纪天才,张掖甘州区人,现就职于甘州区信访局。先后在《人民网》《新华网》《求是网》《党建网》《中国作家网》《凤凰网》《国际在线网》《共产党员网》《每日甘肃网》《甘肃新闻网》《浙江在线》《辽宁作家网》《重庆党建网》《中国特产报》《中国旅游报》《甘肃日报》《甘肃经济日报》《甘肃科技报》《甘肃农民报》《兰州晨报》《张掖日报》《人民信访》《作家导报》《作家天地》《上海文学》《党的建设》《党员之友》等报刊、网站发表新闻报道、通讯、论文、散文、杂文、调研文章1000多篇。其中有近200篇论文、通讯、散文、杂文调研报告获国家和省(部)、市级奖励。著有散文集《岁月留痕》。
(注:文稿图片由作者提供)

上一篇【陇上作家】施青山|散文(一)雪落黑河
下一篇 【祁连文苑.瓜州】王兴鹏|冬至祝福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73937969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94513929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

8: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联系我们